草莓视频app下载安装无限看-丝瓜ios苏州晶体藏族红酒:一款轻松自由的播放软件

热门爆料2023-06-28 15:18:40

(原标题:杭州银行拟定增125亿元 银行“花式”补充资本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家俊辉  广州报道

今年以来,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密集补充资本。

6月26日,杭州银行(600926.SH)发布公告显示,拟定向募集不超过1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杭州银行拟定增12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银行前身为杭州城市合作银行,2008年更名为杭州银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为16961.26亿元。今年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4.31亿元,同比增长7.55%;净利润42.39亿元,同比增长28.11%。

从资本充足情况来看,截至今年3 月末,杭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10%、9.71%、12.74%,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去年末增长0.02个百分点,其余分别减少0.06个百分点和0.15 个百分点。而与17家A股上市城商行相比,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排名垫底。

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几年杭州银行资本充足水平逐年走低,已多次采取措施补充资本。比如,该行于2021年4月完成了150亿元A股可转债发行工作,去年发行了1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补充资本。

6月26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显示,该行当日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含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9亿股(含本数),拟募集不超过人民币1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银行“花式补血” 

事实上,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监管持续加强,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资本承压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监管部门也频频发声支持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0.5%、11.99%和14.84%,较去年末均有所下降。而作为银行业的佼佼者,同期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仅12家银行资本充足率上升,11家一级资本充足率上升,14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去年末提升。显然,多数银行资本充足水平面临下行压力。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各家银行为“补血”,发债、定增、配股等方式可谓轮番上阵。比如,今年3月份,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将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和H股股东配售,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00亿元(含4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同月,民生银行、长沙银行的可转债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分别计划募资500亿元、110亿元。

相比之下,发行二级资本债是银行补充资本时最常用的工具。今年以来,四大行、招行、光大、浙商等银行金融机构均发布公告发行二级资本债。

此外,自2020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允许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后,中小银行专项债也成为中小银行“补血”的常见方式之一。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包括辽宁、黑龙江、广西、宁夏、内蒙古、安徽等多地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规模已超过12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发行规模的2倍。

如何应对资本新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原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资本新规”)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我国银行业应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新资本监管规制。

原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围绕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资本新规重构第一支柱下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完善调整第二支柱监督检查规定,全面提升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标准和内容。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资本新规”重点明确了以下内容:一是构建差异化的资本监管体系,按照银行间的业务规模和风险差异,划分为三个档次银行,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二是全面修订第一支柱,特别是在信用风险权重法方面,细化风险暴露划分,结合国情完善地方政府债、房地产业务、同业业务、中小微业务和股权业务资本计提规则,同时落实“穿透原则”,根据业务实质计提资本;三是全面修订第二和第三支柱,提出了在第二支柱方面压力测试应用的要求;四是统筹考虑资本监管规制体系,整合杠杆率,并有效衔接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和总损失吸收能力等要求。

“作为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资本监管规则的变化对银行业的稳健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曾刚认为,从长短期来看,其影响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不会显著增加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压力。这一方面是因为差异化的监管制度安排,可以降低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而另一方面,大型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监管资本的节约。二是将会对银行资产结构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总体上看,预计在资本管理新规实施之后,我国银行尤其是资本充足率承压较大的银行会调整资产结构,压缩部分高资本占用业务,加大低资本占用业务发展。三是对商业银行数据和系统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但有利于进一步夯实精细化风险经营能力。

基于此,曾刚建议,在我国明确整体实施安排后,商业银行应将实施新资本监管规制作为具有全局影响的重要经营策略进行推进。一是要深入应用资本监管改革成果,进一步发挥资本约束引导作用,强化经济资本观念,约束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通过不同业务资本占用导向,引导银行强化组合管理,服务好实体经济;二是针对新资本监管规制实施,应高度重视,配齐力量,要以2024年顺利实施新资本监管规制为目标,加大人员投入,配备充足资源,强化统筹管理,确保稳步实施新监管规制;三是跟进监管动态,做好潜在影响评估。在配合银保监会资本规制修订工作的同时,持续跟进监管动态,做好潜在影响评估,适时调整优化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策略。